【清明祭英烈•烈士家书征集选登六】写给祖父张邦礼烈士的一封信
敬爱的爷爷:
您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78年前,您为了抗日战争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续英勇作战,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与日本侵略者拼搏,作为您的孙子我无比自豪,马上清明将至,我缅怀像您一样千万的革命英烈,没有你们的英勇献身,就不会有新中国,更谈不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只想通过一封家书聊表心思。
我敬仰您,不仅是因为您是我的爷爷,同时您也是革命者的代表,在您的身上渗透着你们老一辈的无私、英勇、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在您的身上发生的事迹感染着我们,您的身上独有的思想和品格引领着我们。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您参加抗日两年后您通过组织的考验光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就更加坚定了您为了党的事业而奋斗,在奋斗中您不断成长,从小淮乡支部书记、陶村支部书记再到中共繁四区组织科科长,您积极发动组织民众从事抗日救国运动,募集军粮物资支援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动员青年参军,妇女做军鞋,为抗战出人、出钱、出力。而就在您一心开展抗日工作时,却不幸被捕,深夜趁敌不备,打伤看守,您翻墙逃脱,幸免于难。经历这次的“死神”之交,您没有退缩,一九四一年元月,您担任中共繁昌县保大圩区首位书记,当时的保大圩区情况十分复杂,境内的伪据点密布,各种政治派别和团体如日、伪、顽匪反动的会、道、门都在此活动中,争夺地盘。当地的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您带着中共皖南特委的指示,在这块白色区域内和日、伪、顽及反动的会道门展开了大智大勇的斗争,并先后组建了保大圩区委,您利用自己是当地人的优势,积极争取左派的团体,民众的相依和拥护,革命队伍逐渐壮大。一九四二年三月下旬,狡猾的日军,在“伪汉奸”走狗带领下进入您带领的党区域进行搜查,为保护群众和其他党员转移,您却再一次被捕,这次您受尽敌人的残忍“酷刑”,您没有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只因为您心中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必胜!同年六月,您被日伪军押到刑场残忍杀害。
敬爱的爷爷,78年弹只一挥间,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我写信给您的主要原因,我想把祖国的辉煌成绩说给您听,让您也高兴高兴。如今中国迈入21世纪,国家发展突飞猛进,香港,澳门回归,神十遨游太空、奥运、世博在中国举行,一带一路如火如荼,国产航母顺利下水,歼-20飞上蓝天,农村面貌也今非昔比了,到处日新月异,村村争创美好乡村,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手机网络这些或许您都不知道是啥,太多太多的我想几天几夜也和您说不完。
我知道,您听到一定非常高兴。这些是您和像您一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会把您们的精神传递给后辈,激励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借此家书形式的祭文,寄托我无比的哀思!
孙子:张晓阳
2020年3月25日
张邦礼烈士简介
张帮礼,男,生于1909年4月,牺牲于1942年6月,安徽省繁昌县新淮乡陶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5岁因家贫被迫辍学务农。“七七事变”后,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形势极大地鼓舞了他的爱国斗志,1937年他参加了革命工作,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中。1939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中共繁四区区委组织科长、小淮窑乡中心支部书记和陶村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发动组织民众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夏,在小淮窑乡村开展工作时被敌军捕获,关押在浮山乡龟山村鲁家祠堂。他趁敌不意,翻墙逃脱,幸免于难。1941年秋,受上级组织调配,他去保大圩区做开辟新区工作,以备打通繁昌与芜湖、南陵、宣城等地的联系,形成更大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1月,因工作成绩出色而升任中共保大区委书记。这年春,中共皖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保大圩工作委员会,他任工委委员。1942年3月,正当他在繁昌县三山镇竹园村组织党员同志开会布置工作时,遭遇日伪军大搜查,不幸又一次被捕,被关押在三山镇日伪军监狱。日伪军使用鞭打、坐老虎凳、吊飞机、灌辣椒汤、篾芒刺指甲等酷刑,逼他交出其组织人员名单。但他坚贞不屈,誓死不从。1942年6月他和时任中共繁昌县敌前县委委员、军事部长、保大圩工委委员的金涛同志及其警卫员共3人,在三山镇窑头同时被敌人杀害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