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到“心” 从“有”到“优”

——芜湖军休中心打造军休服务工作“芜湖样板”

发布日期:2024-08-06 09:22 来源: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者:吴境 浏览次数:

2007年,芜湖市在全省率先进行资源整合,将全市范围内的5家干休所合并成立全省第一家军休中心。2018年底,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芜湖军休中心整建制归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在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5周年之际,回望来时路,从“新”到“心”,从“有”到“优”,芜湖军休中心呈上了一张“尊崇芜优”的军休名片。

 

党建引领 打造军休新“引擎”

 

烈日炎炎下,陡峭山坡上百余名军休干部脸上的汗珠随着鬓发流淌,眼睛却坚定地望向前方……这是芜湖军休中心组织党员前往南京大金山国防园红色文化之旅中重走长征路中的一幕。

2.5公里长的“长征路”上满布荆棘,又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诸多关卡,但全程无一人言弃。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的82岁老党员陶立标说:“这次的党员活动让我印象深刻,走完红军路再参观纪念馆感触更深、也更震撼。”

这是2023年芜湖军休中心组织的百余名离退休党员参加的红色主题游。军休中心共有离退休党员三百余人,党员年龄大,最高有98岁,平均年龄也有70岁。党员们居住分散,有的还在外地。这样党员人数多、年龄大、行动不便且居住分散的基层党支部无疑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而这也为党支部活动开展带来了难点。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建活动,又如何在教育形式上“出新”呢?

从2017年开始,军休中心立足实际,唱响了党建基层建设、创新教育的奏鸣曲。首先是在制度机制上完善支部建设,配准支部领头羊,又设立党建联络员,双管齐下抓好离退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再是创新探索教育形式,把党建课堂搬进红色基地,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35次,累积900余人次;组织集体观看红色电影8次,累积800人次,开展红色主题征文活动9次,累次参与200余人次,用军休干部自己的文字力量讲好红色故事,感染打动人。

中心加强党支部联动,多方协同打造“党建+”新路径,五个党支部组织联合开展党支部活动,在红色故事分享中以学铸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积极配合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和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共建美好和谐社区;第二党支部与属地社区军民结对共建16年,累计向社区困难户捐献钱物6万余元,走访慰问困难家庭50余户。

在中心党建活动不断推陈出新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心始终围绕“党旗最红、荣军最优、军歌最亮”的初心,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品牌活动的强大行动力。

 

特色立校 十平米教室蜕变路

 

舞台上,他们满怀热情地唱响了那首《我心属于军旗》,声声诚挚歌声里,是青葱岁月里用汗水、辛勤和心血建设祖国的拼搏,是黄昏岁月里军心永不改、退休不褪色的炽热深情。

这是2022年芜湖军休老年大学揭牌仪式上学员们的风采展示片段,这既是一份教学成果的满意答卷又是一次军休老年大学的历史诉说。从2001年至今,芜湖军休老年大学已走过了23个年头。最早一批学员武喜龙满是自豪地说:“那会啊,我们还是集中居住呢,都爱画点画写点字,军休所就在大院里开起了书画美术班。一个活动室里,10来个平方吧,十几个学员,大家伙一起画画写字。后来咱们队伍可就越来越壮大了,又开了摄影、手机应用、合唱、门球、太极、实用医学等课程。场地也大了,设了两个办学点呢!线上课也开了,咱们老年大学可是越来越好了。”

从2001年办学到2022年安徽省首个军休老年大学正式挂牌,再到2024年创新创办课程。23年间,芜湖军休老年大学实现从10平米教室到2个教学点、8个教学班的蜕变;从10余人学员到近200名学员的丰收;从单一书画班到线上视频微课、线下8门课程开班的内容升级。不断扩大辐射圈,开展新春送春联进社区活动、组织外出采风写生、组织学员参加省市比赛……

教学路上,芜湖军休老年大学永不停步,始终以一堂课一面旗、一堂好课一盏灯的标准打造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和服务休干的课堂。

 

依托资源 红色温暖前行路

 

“我们行走在喜马拉雅高原上,背着的枪支弹药、粮食补给重达60多斤,饿的时候吃炒面渴的时候喝冰水……为了任务,75夜彻夜不眠的行军作战,翻了5座大山,跨了7个峻岭,也征服了高达5400米缺氧而严寒的折多拉山,登上了冰雪封路、异常陡峭的波辛山口……”

一位年愈85岁的银发老人饱含深情地讲述让我们又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记者问道是否害怕牺牲时,老人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地说道:“人,是需要有信仰和信念的。时代需要英雄,要有先锋。”这是2021年红色记录者活动中,记者采访中印边境保卫战亲历者樊正桢的一幕。

自2021年起,芜湖军休中心依托中心宝贵红色资源,联合镜湖区作协开展了“红色记录者”活动,至今共累计采访13名军休干部,创作出14篇报告文学、1部广播剧。除此之外,联合芜湖传媒中心拍摄系列视频,累计采访30余人次,形成10期《初心向党老兵说》专题视频。中心还积极组织军休进社区、校园、企业等地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举办红色书画展10余期。

军休干部的红色故事正如同远方那一束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塔光,他们用一生的长度诠释对国家的热爱和维护,更以这份执着与坚定照亮当代人。芜湖军休中心则是不灭塔光的守护人,让红色之光照耀更远、温暖更广。

 

多姿多彩 特色活动再“舞”夕阳美

 

在芜湖军休中心,军休干部的文娱活动不仅“菜单”丰富,还能个性化点单。既有以协会为单位的“群桌”活动,比如书画展览、合唱、钓鱼竞赛、门球联谊赛等,又有以节日为节点的“假期限定”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踏青、拍摄艺术照等活动,“五一”前夕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游活动;“八一”前夕以各所为单位组织开展涵盖扑克、麻将、象棋、门球、台球、征文等各类形式的“庆八一”系列活动;重阳节举办军休干部集体祝寿会……

如果把芜湖军休比作一艘巨大的轮船,文娱活动就好比那一把把船桨,一次次发力划桨帮助轮船驶向更远的前方,也为军休干部带来了前方更美的景色。

 

“银色动能” 更亮军人底色

绿茵地上,随处可见身着红色马甲的军休干部在门球场边穿梭,他们满头银发又笑意盈盈,或手拎水瓶或在门球计分牌下认真统计。再瞧那边,副主任医师出身的军休干部许之选发挥专长为比赛选手义诊,只见他右手指尖轻搭选手脉搏,眉头轻锁,而后又细看选手舌尖,再垂目凝神思考一会,指出症结所在,为选手开出了良方……

这是2023年安徽省女子门球赛场上的一幕,芜湖军休门球协会的军休干部们牵头促成了此次比赛首次在芜湖举行。而这一切并不容易,场地该怎么协调?比赛怎么开展?教练又如何选择?一场大型省级比赛的准备工作无疑是繁杂和辛苦的,军休干部们纷纷当起了志愿者。前期一直奔波协调大半个月的军休干部周贤柏说:“辛苦是必然的,但是能让比赛落地芜湖,扩大门球影响力,我们军休干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直以来,军休干部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始终以“老兵”优势发挥“银动能”。在芜湖军休中心,有军休干部终身投入公益,91岁高龄的陈根木同志资助18位失学儿童,用一生的长度和厚度发扬公益;有军休干部以志愿服务践行初心,武喜龙同志10余年来坚持为社区居民义诊,发挥军医本色。赵世健同志多次进社区给群众送书画作品;有军休干部弘扬红色传统凝聚忠心,赵世健、陈根木同志走进社区,向青少年讲述革命故事,缅怀先烈。张武同志走进高校讲述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专题党课,让国防建设理念扎根校园;有多位青年军休干部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勇冲一线担当志愿者。也有多位军休干部以笔为矛,创作出优秀的战疫书画作品。更有军休中心始终不忘发挥军休作用,成立红色宣讲团,讲述“军功章的故事”,让红色基因扎根江城。

无论是门球场上的红色身影还是三尺讲台里的希望传播,还是投身公益时的拳拳爱心,军休干部始终坚持不懈发挥力量,军休中心始终致力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以“军装绿”托举“明日红”。

 

多措并举 筑牢生命“防火墙”

“您好,这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什么可以帮助您?”这是芜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王燕接起电话的第一句问候,也是开启为军休干部服务的第一环。

这天,军休干部丁希平按下“一键通”按钮,原是想要找家政人员上门清洁,但苦于没有相应人员的联系方式,随即想到通过“一键通”来寻求帮助。按下按钮10秒后,客服人员王燕立即接入,在仔细询问军休干部丁希平的相关需求和要求后,王燕认真记录并即刻线上安排调度,当天下午,2名家政人员就已上门服务。服务完成后,平台又及时追访满意度,以促进后续服务提升。

从2015年初,芜湖军休中心就依托社会组织先进设备与专业社工人才,在全省率先组建起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养老系统常被军休干部笑称为“线上管家”,24小时有值班人员,不仅能紧急救助,为军休干部生命保驾护航,还能线上找家政、维修家电、物品配送、智能GPS定位。10年来,已为军休干部提供相关服务9860人次,其中,紧急求救2064人次,服务求助7796人次。

“您好,我来拿军休干部的常用药。”每月月初,就能看到这样两抹身影奔波于弋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芜湖长盛医院,原是军休中心医护室的医生武喜龙和护士陈秋月在为患有慢性病的十余位军休干部购药。

中心有些集中居住的军休干部年龄大,又患有多种慢性病、子女也不在身边,如何去医院取药一直是他们的心头难。考虑到实际困难,中心紧急疏通医疗渠道,院方线上“一对一”为军休干部开处方,医务室统一购药。

每次购药前,小陈都会逐一登记确认药品信息清单,购药后又仔细分门别类、贴好标签。“老干部们需要的药品多,又经常调整,到如今都购买了90多种药品了,我必须得仔细再仔细些,一定不能出错。”小陈嘴角浅笑,满是诚挚地说。

除了日常购药,中心医务室还会为腿脚不便、高龄独居、身体欠佳的军休干部上门服务,测量血压、血糖,提供保健护理。9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贾宝锁时常称赞道:“多亏了咱们医务室啊,前几天我还不小心剪伤了脚,这不还好有小陈上门来给我消毒包扎,不然我可得遭几天罪了哦!”

在医疗保障方面,芜湖军休还做了很多举措,常态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军休干部健康疗养,开通定点医院体检绿色通道、开展专项体检报告解答会,开设线上医疗保健微课堂……多维医疗保健举措并行,始终做好军休干部健康“守门人”,当好健康养生“引路人”,让军休干部暖心“医”靠。

 

“尊崇芜优” 擦亮军休名片

5年,如一把标尺,丈量军休的脚步;5年,如一场搭建,夯实军休的地基;5年,芜湖军休从“新”出发,向“心”而行;从“有”开始,向“优”蜕变。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芜湖军休中心永不停步,始终扎根新时代新征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军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始终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军休担当,以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全力打造“党旗最红、尊崇芜优、军歌最亮”的军休服务“芜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