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养功成志报国 安居颐养夕阳红

记芜湖军休中心离休干部张英峰

发布日期:2022-11-16 13:21 来源: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者:市军休中心 浏览次数:

张英峰,生于1930年农历九月初三,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净土村人。1948年夏毕业于浙江湖州师范,19497月进入浙江杭州青年干校学习,8月加入共青团,9月参军入伍,1956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飞机机械员、机械师;团、师、军三级机关工程机务部门的助理员;南京军区空军航空机务教导团机械教研室主任;空军某师机务处副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机务教导队副队长。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198311月离休。

 

2022921日上午,作为镜湖区作协红色记录者,我们第二次走进芜湖军休中心采访,这次采访的是离休干部张英峰。上午八点半,我们如约到达军休,在陆秀玲科长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张英峰的家里。张老虽已九十三岁高龄,依然身康体健,虽然听力不好,却很是健谈,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张老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上航校,勤奋学习

1948年秋天,已初师毕业,结婚成家的张英峰,在父亲张鹏程的支持下,来到杭州力行中学上高中,任力行中学学生会主席。194953日杭州解放,同年7月,张英峰被学校推荐选送到杭州青年干校学习。青年干校是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地方,上课的老师大多时任省、市两级的党政干部,使张英峰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也是在那里他加入了共青团,开始接受党的启蒙教育,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99月,张英峰在杭州青年干校学习时,恰逢空军到青年干校选招空军飞行员和航空机械学员,张英峰怀着满腔的热情报考了航空机械学校,经体检合格被录取了。张英峰满心欢喜地到航空机械学习大队报到,成了一名空军新学员——解放军的新战士。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建立外交关系。为帮助新中国建设空军,苏联决定援助中国建立六所航空学校,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空军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保障人员。当时,张英峰在杭州航空机械学习大队,还没有开始专业的训练,就被分配到山东济南空军某航空学校地勤学员二队13班,学习航空机械。

当时的教员全是苏联教官,言语不通,靠翻译沟通辅导,教与学都十分困难。后来启用从国民党空军起义过来的机务人员做助教,情况才稍微好转,但困难仍然不小,学校便决定开展学习互助活动。班里成立了若干互助小组,张英峰被选为学习互助小组长。组里有一名学员叫刘相和,学习非常困难,在张英峰的热心辅导和帮助下,终于顺利完成学业,后来成为海军航空兵一名航空工程机务领导干部。

在航校学习近一年,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在学习中,因为学习成绩优良,互助有功,张英峰被学校荣记三等功两次,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航校的学习,使张英峰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今后的军旅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赴朝鲜,荣立功勋

195010月,张英峰从济南空军某航校毕业,被分配到当时在辽宁鞍山的空某师九团一大队焦景文机组任机械员,后任机械师。

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美军从仁川登陆,正向鸭绿江大举进犯。当时张英峰所在部队正接受苏军帮助改装米格-15飞机,上级要求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完成训练。三个月后,苏军撤走了,所有飞机装备移交给他们,接着该团进驻沈阳北陵机场,继续进行紧张的飞行训练,准备赴朝参战。

一天,焦景文驾驶的04号飞机滑向跑道准备起飞时,突然发现机背喷出一股燃油,情况十分危急,请教苏联顾问也没有找到答案。张英峰经过反复排查,终于找到原因并排除了故障,为此领导表扬了他,这使他更加坚定了独立排除故障搞好工作的信心。

195110月张英峰所在的师第一次赴朝参战。1118日焦景文驾驶米格-15飞机,一举击落美军F-84飞机两架,全机组人员合影并上了光荣榜。1952年冬天,该师第二次赴朝参战,进驻今丹东市浪头机场,担负保卫东北丰满发电站、保卫鸭绿江大桥和通往三八线的军事运输线的任务。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关键阶段,为争夺制空权,美机有时偷袭我方正在起飞和降落的飞机。一次,我方大队四架战机返航着陆时被美机偷袭,除长机成功着陆外,后面三机均被击落(当飞机进入着陆阶段,已放下起落架,飞机速度很小,无法还击)。当时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闻讯后,亲赴浪头机场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策,并抽空看望正在战斗值班的一线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说到这里,张老又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海上历险”的故事。当时一架美军F-86战机被我军击落,坠落在朝鲜清川江口的海滩上。志愿军空军前线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命令我部派出一支小分队前去,视情况将坠机运回国内。志愿军派一个加强班,携带一挺轻机枪,协同他们分队执行任务,他们乘坐一艘机动大木船向目的地驶去,寻找打捞F-86飞机。大木船的动力是一台单缸柴油机,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发动机突然自动停车了,朝鲜的船老大再三启动就是发动不起来,故障原因不明。

张英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船老大,一起查找原因。经过反复排查,最后终于发现是发动机汽缸头冷却系统进水管被冰块堵死,汽缸头缺冷却水降温,高温导致汽缸头密封垫被烧坏,汽缸密封不良,造成汽缸内混合气压缩后达不到自燃温度,发动机也就自然自动停车了。找到了原因,便马上更换汽缸头密封垫,一次开车成功,使这艘失去动力在海上漂泊了两天的大木船,终于平安返回驻地。

张英锋所在的师是空军组建最早的几个战斗部队之一,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拼出来的英雄部队。从19511020日到1953126日先后两次入朝参战,共击落击伤敌机114架。由于战果辉煌,在丹东浪头机场召开“击落击伤敌机百架祝捷庆功大会”,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

现在这个部队仍是空军的主力,是空军有名的“王牌师”。张英峰也因为在两次参战中工作成绩突出,被荣记二等功两次。


 

               进机关,努力工作

1953728日,朝鲜签定停战协议,张英锋所在的师返回沈阳北陵机场。1954年初,该师南调进驻浙江,张英峰被从基层调到师机务处,协助领导负责处理飞机修理方面的业务工作。1955年,张英峰又被调任新成立的某团机务处任机务助理;1956年又调师机务处任机务助理;1957年春,参加由周总理亲自陪同前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访问杭州时的专机保障工作。


1958年炮击金门时,张英峰随部队进驻广东佛山、惠阳、汕头等一线机场;1961年随机关率空某团到福州机场执行入闽轮战任务;1962年进驻芜湖,1963年调任杭州空某军工程部机务助理,直到1966年底调离为止,整整在团、师、军三级机关工作了13年。

13年中,张英峰随部队经历转场、改装、组建、轮战等多项任务,其中有支援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由于张英峰的努力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多次被评为机关先进工作者。19553月获空军授予首届英模功臣代表大会纪念章奖励。1956年应邀参加南空召开的建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表彰,同年8月张英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段机关工作中,张英峰的军衔也由少尉晋升为大尉。

1966年,张英峰从杭州调到蚌埠,任机务教导团机械教研室主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两期部队机务人员的培训工作。1968年教导团撤销,张英峰奉命到南空“五·七”干校报到,成为一名干校学员,开始了三年的“五·七”干校生活。到干校不久,又被调到了校部机修组,负责干校劳动机具和制药厂设备的维修工作。

197210月,张英峰从蚌埠干校调到芜湖,任空某师师机务处副主任,不久又带着全家去浙江报到。那里的机场地处东南沿海一线,位置十分重要,是刚建成的靠山洞库机场。张英峰在那里工作的七年时间中,没有发生一起机械责任事故,有力地保证了飞机安全,因此受到了南空工程部领导的肯定,并在岗位练兵现场会进行推广。

1978年,张英峰奉命到福建漳州机场担任轮战值班任务,一直工作到19796月,后调任南空机务教导队任副队长,直到198311月离休。

198612月,张英峰被空军授予从事空军航空工程事业30年荣誉章;1988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胜利荣誉勋章。


 

               享晚年,夕阳正红

张老天生热情开朗,快乐好动,是个闲不住的人,离休后,他积极参加老年合唱团,参加芜湖市大型演出。在为纪念抗日胜利69周年、70周年演出时,他代表老战士讲话,受全场热烈欢迎。

张老还喜爱书法,是书法班的骨干,曾任老年大学书法班班长,是老年大学书画协会军休分会秘书长,书法研究班的辅导员。张老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好评,2008年获安徽省军区、民政厅颁发的三等奖。

2013年军休中心第二干休所管委会改选,张老被大家推选为新一届主任,他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协助军休工作人员做好休干的各项服务工作,努力为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温馨的军休大家园,为增进广大休干和遗属的晚年幸福生活尽心尽力。

难怪人们都夸赞张老,是一棵不老的常青松,是一轮不落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