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2-24 15:47信息来源: 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阅读次数:编辑:陈孟浩 字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为主线,稳步推进双拥创建等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军地双拥工作走深做实。一是“两节”、“八一”期间,慰问驻芜部队300万元,慰问芜湖籍现役军人家庭7000余户;为300余人开展立功受奖送喜报活动。二是稳步推进原94669部队荣誉室改陈布展项目双清单事项;保障完成“芜湖舰”官兵来芜开展“城舰共建”活动。三是现役军人等符合条件人员子女实施教育优待;开展随军家属事业单位、编外岗位市属国企定向招聘招录工作;为140名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助。四是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精心准备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调研组对我市双拥创建考评验收,并受到充分肯定。五是组织“弘扬双拥光荣传统 汇聚强国强军伟力”双拥主题活动80余场,开展送文化等进军营、“军营开放日”、“开学第一课”和“强军梦·鱼水情”双拥书画等活动。

(二)安置服务工作彰显尊崇。一是在芜湖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开展欢迎退役军人返乡报到活动,推进退役军人“一件事”联办,提供落户等服务,受到普遍好评。二是按照“阳光安置”和尊崇原则,完成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政策符合率100%,受到退役军人、部队和安置接收单位好评。组织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转业军官岗前适应性培训各1期,助力融入社会、胜任工作。三是接收安置8名军休人员,落实军休人员“两个待遇”等,承办全国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培训班,受到部、省好评。

(三)就业创业质效日益提升。一是联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芜湖市退役军人学院,强化役前培训等工作,完成年度技能培训任务,组织“兵支书”培训1期;承办2024年长三角退役军人跨省异地培训工作推进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司长、副司长分别带队来芜调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完成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退役士兵工作;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服务月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36场,约800人达成就业意向。三是常态化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日活动,局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先后赴芜湖造船厂等国企开展专场招聘会,帮助200余人就业,扶持军创企业约70家。四是印发《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待退役军人购房,助力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联合徽商银行芜湖分行举办惠军个贷产品发布会,推动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优抚褒扬政策落到实处。一是推进优待证申领发放等工作。二是对约11万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全覆盖,为2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完成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政策落实及核查工作。开展“致敬英烈 关爱烈属”专项行动。三是完善芜湖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发放5000余人次;为残疾、空巢独居等优抚对象安装紧急按钮呼叫器,提供志愿服务1万余人次。四是加强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护监督,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义务讲解100余场次,祭扫人员11万余人次。五是举办第二届“英烈故事少年说”演讲比赛,开展“红色九月”主题宣传活动,举行“9·30”烈士纪念日活动等,传承红色基因。

(五)思想政治引领成效明显。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以党的创新理论,用广大退役军人有共鸣、听得进、易接受的方式,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以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为契机,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一把手”走进直播间、“我的爸爸(妈妈)是军人”征文、红色宣讲、“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座谈会等活动300余场次。举办全市退役军人趣味运动会、大合唱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思政工作基础进一步厚实。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以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管理教育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双拥创建成果。开展拥军支前工作,组织“八一”等走访慰问活动,举办军民联欢会、“聚焦一线、聚力解难”拥军优属等双拥活动,抓好各项双拥工作落实,打造全市“尊崇芜优”双拥工作新格局。

(二)注重安置就业服务。优化安置方式方法,做好新年度移交安置工作;不断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日、服务月等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会,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等有机衔接。

(三)提升优待优抚保障。持续开展优待证申请、发放,拓展优待证“全场景”使用。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困难烈属等关爱帮扶活动,组织短期疗养活动。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好清明祭扫、“9·30”烈士纪念日等工作。

(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三化”建设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五优”建设,抓实基层服务站“管家式”服务工作,探索开展“双评议”活动。